新消费:兴起、发展与未来走向
发布日期:2025/6/20 23:18:30 访问次数:9
在“促内需”成为国内经济主旋律的背景下,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显著特征,传统消费低迷,新消费却屡创佳绩。新消费的兴起引发了广泛关注,它究竟是什么、为何兴起、能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未来走向如何,都值得深入探究。
一、何为新消费:脱离传统,拥抱“悦己”
传统消费与新消费的定义
传统消费主要围绕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需求,聚焦于食品饮料、社会服务、家用电器等领域,以满足居民基本必需品为主。而新消费则基本脱离传统消费体系,如蜜雪冰城代表的新茶饮、万辰集团代表的量贩零食,是在餐饮和零售业态基础上的延伸;中宠股份代表的宠物经济、泡泡玛特代表的潮玩行业,与过往主流消费行业差异巨大。
新消费的核心:“悦己型”需求与“情绪消费”
新消费的“新”在于转向“悦己型”需求,区别于传统消费的“生存型”需求。以泡泡玛特的LABUBU为例,其爆火并非因为外形或实用性,而是通过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上的主动分享,形成“全民营销”效应,叠加明星、网红带货,赋予产品“情绪价值”,使其成为“社交货币”。狭义的新消费可看作“情绪消费”,《2024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》和艾媒咨询的数据也显示,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看重产品的情绪价值,“取悦自我”成为新青年消费的核心动机。
二、消费为何新:人性使然与时代变迁
新旧消费的本质联系
新旧消费并非对立,“情绪消费”离普通人并不遥远,过去的“面子文化”本质上也是一种消费需求。传统消费的高端白酒、高端汽车等,也包含社交属性和品牌溢价。如今“面子文化”融入新青年消费习惯,变得更加“低价”和易得,演变成了新消费。
消费主力的变化与消费时代的演进
我国消费主力和消费环境经历了三次巨大变化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是“匮乏经济”的第一消费时代,主流价值观是节俭和效率,消费注重实用性,消费主力逐渐从40后、50后转变为60后、70后,以解决温饱为主。千禧年临近,经济高速增长,城镇化和工业化推进,居民收入提高,消费主力变为80后和部分70后,消费从基础耐用品转向高阶耐用品,品牌化消费显现。2015年前后,Z世代有消费能力,国内产业链成熟,产品产能过剩,人们更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,进入类似日本的第三消费时代。
三、新消费何为:发展前景与未来趋势
资本市场与新消费企业的现状
新消费热潮从资本市场开始,但目前相关企业股价已开始回调,部分新消费概念企业估值偏高。长期来看,若业绩超预期,部分企业估值能得到支撑,但多数可能会经历下调。
新消费的未来发展领域
宠物经济、新型消费电子以及潮玩等领域或将最终受益。宠物经济伴随单身经济兴起,具有“刚性消费”特性;新型消费电子如Switch 2发售创造销售记录,显示出消费潜力;潮玩行业虽可能有爆款热度消退的情况,但只要不断有新品推出,就能吸引新消费者。
消费时代的未来走向
日本的第三消费时代持续了29年,国内消费环境变化更猛烈迅速。随着需求逐渐被满足,人们的需求会转向自身提高和自我满足,第四消费时代可能提前到来。届时消费观念会恢复理性,追求性价比,无印良品这类“无品牌的好东西”企业可能会成为代表。
四、新旧消费交织:投资机遇与内需提升
如今新消费兴起,旧消费并未彻底落幕,二者交织变换。传统消费在洗牌和变化,新消费也在快速轮转。这种新旧消费的交织既给投资者带来苦恼,也创造了新的投资机遇,同时带动了国内消费的复苏。在政策支持和需求回暖的背景下,新旧消费将共同成为提升内需的动力。
新消费的兴起是经济发展、社会变迁和人性需求的综合结果。虽然目前面临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,但它在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,并且将与传统消费共同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的繁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