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新城娱乐资讯

梅剑华:思考理想之未来的意义

发布日期:2025/6/20 23:19:24 访问次数:8

梅剑华:思考理想之未来的意义

梅剑华通过个人经历与对《未来之地》的解读,探讨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与思考意义。从自身经历出发,他回顾了从对 2000 年小康生活的憧憬,到亲身经历互联网发展、人工智能崛起等时代巨变,进而引入对未来世界中人类意义的哲学探讨。
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中的困惑
1991 年,梅剑华身处条件艰苦的小学,那时老师描绘的 2000 年小康生活 —— 四菜一汤、饭后有饮料水果,成为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。到了千禧年前夕,当他和同学真正过上这样的生活时,却陷入新的迷茫:“活着” 不再是问题,但未来该如何生活、人生的意义何在?此后,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中国加入世贸、北京奥运会、新冠疫情等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,而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,更是彻底改变了世界,也让人们面临前所未有的理论与现实困惑。
《未来之地》中的深度乌托邦与意义追问
尼克・博斯特罗姆的《未来之地》在超级智能的背景下,探讨人类的目的和意义。书中设想的深度乌托邦,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、人工智能能完成所有任务的世界。在这样的世界里,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?博斯特罗姆援引梅茨理论,指出生活意义在于对 “真善美” 的追求,但在深度乌托邦中,由于已不存在严重不公,知识和美也近乎饱和,追求 “真善美” 似乎失去了意义。
梅剑华认为,深度乌托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后,生活的意义何在。他以金庸小说和童话故事为例,指出当一切美好成为常态,故事似乎就失去了继续的动力。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重复劳作充满荒谬,日复一日的美好生活是否也会陷入同样的境地?
深度乌托邦中的意义依然存在
尽管深度乌托邦看似消除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意义来源,但梅剑华指出,意义问题依然存在。从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来看,即使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不再必需,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依然重要。只要有人与人、人与世界的关系存在,就会有道德关系,人也需要在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。
以学术研究为例,人的好奇心、人与他人及机器的关系都是无穷尽的。在未来世界,科学家虽不再因物质利益进行研究,但出于好奇心、创造欲和宇宙宗教感情的研究依然会存在。而且,对文学作品、哲学著作中问题的思考,也会成为深度乌托邦中人们探索意义的方向,就像当代人对过去经典的解读一样,未来也会有新一代的爱因斯坦和冯友兰 。
思考未来的价值与争议
有人认为应关注现实问题,而非虚无缥缈的深度乌托邦设想。但梅剑华强调,对未来的想象和思考意义重大。思想实验和理论设想虽然看似不切实际,却能开启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,许多曾经的奇思妙想如今已成为现实。柏拉图、罗尔斯的理论虽不能完全落地,却成为人类追逐的理想,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。
同时,他也指出《未来之地》作者博斯特罗姆充满争议,其创办的人类未来研究所被关闭,个人言论和长期主义运动都引发诸多批评。但无论批判还是赞同,都应从理解开始,因为这类思考为人类未来描绘了可能的图景,是拓展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 。

联系人:卧虎

TG:xylmwohu

QQ:52438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