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新城娱乐资讯

恋歌自何起 此处有回音 ——《木卡姆恋歌 —— 万桐书》编创之路

发布日期:2025/8/5 19:47:20 访问次数:20

恋歌自何起 此处有回音 ——《木卡姆恋歌 —— 万桐书》编创之路

8 月 4 日深夜,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剧场的掌声仍在回荡。歌剧《木卡姆恋歌 —— 万桐书》的演职人员在谢幕时,急促的呼吸里混着激动与释然 —— 这部筹备近 3 年的作品,不仅首轮演出上座率超 80% 创下近 10 年新疆原创歌剧最佳成绩,更在国际民族舞蹈节的舞台上,让木卡姆的旋律与万桐书的故事有了更辽阔的回响。总导演陈蔚说,他们的唱词里藏着初心:“有一束光照亮木卡姆的乐章,有一束光在数字的长河中歌唱。” 这束光,正是编创团队用近三年时光追逐的方向。
缘起:一篇报道点燃的追光之旅
2023 年 1 月,99 岁的人民音乐家万桐书离世。这位一生守护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老者,用毕生精力完成了 “十二木卡姆” 的抢救性录制,而他的离开,让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下定决心:用一部舞台作品,回望这段传奇。
“我对这部剧的灵感,源于《新疆日报》那篇《从沙漠到大海 —— 追记万桐书先生》。” 陈蔚无数次提起这场 “从零开始” 的创作。彼时,她刚结束《冰山上的来客》等新疆题材作品的执导,却对万桐书与木卡姆艺术知之甚少。作为国家艺术基金、中国文联重点扶持项目,这部剧从诞生起就被寄予厚望:既要还原万桐书 “从北京到新疆” 的抢救历程,也要展现木卡姆艺术在新时代的生命力。
创排团队迅速集结:编剧姚承勋、音乐总监努斯来提・瓦吉丁、主演吕薇…… 但首要任务却是 “补课”。歌唱家吕薇饰演数字博物馆设计师夏提古丽,她翻遍资料才明白:“我们今天听到的木卡姆,是万桐书们用脚丈量天山南北,把民间艺人的吟唱一点点记下来的。” 为了懂木卡姆,团队踏上了万桐书当年的路:在哈密阿勒屯古街看婚礼上的木卡姆舞蹈,在莎车老民居听民间艺人弹唱萨塔尔琴,在叶尔羌河畔被刀郎木卡姆的嘶吼震撼…… 这些鲜活的场景,让他们终于读懂万桐书为何选择留在新疆:“那不是奉献,是被木卡姆勾住了魂。”
扎根:在传统与挑战中破局
对吕薇来说,这部剧是 “职业生涯最拧巴的一次”。她不仅要唱,还要跳维吾尔木卡姆名段《太孜》,且必须边唱边跳。“《太孜》讲究‘收、端、稳’,身体要向上拉升,唱歌的气息却要下沉,简直是矛盾的极致。” 她把维吾尔语歌词注上拼音,跟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吐尼莎・萨拉依丁学发声,甚至借鉴京剧吐字技巧让唱腔更连贯。排练厅里,她对着镜子抠每个动作,为了跟上群舞节奏,硬是 “瘦上加瘦”,只为身形与专业舞者融为一体。
比技巧更难的是 “走进角色的灵魂”。卡米力・吉力力饰演民间艺人吐尔迪・阿洪,这个七旬老者在旧社会受尽折辱,面对万桐书团队的录制邀请时,眼神里该有怯懦、疑惑,还是藏不住的期待?陈蔚拉着他坐在花毯上 “入戏”:“你不是在演‘艺人’,是在演一个被尊重唤醒的生命。” 卡米力反复调整步态与弹唱声调,终于在某个瞬间找到感觉 —— 当他颤抖着拨动琴弦,声音从嘶哑到清亮,台下的陈蔚知道:“这就是吐尔迪・阿洪了。”
年轻演员们也在突破边界。刀郎木卡姆男子群舞的领舞麦麦提艾力・麦麦提敏,第一次被要求 “说清楚每个动作的意义”:“跳转是追逐,挥臂是呐喊,俯身是对土地的敬畏。” 这种 “带着思考跳舞” 的要求,让他对刀郎舞有了新理解:“原来我们跳的不只是动作,是刀郎人的血性。”
绽放:当传统遇见现代的 “好看”
网络上,刀郎木卡姆男子群舞成了 “流量担当”。网友说:“这不是印象里的新疆舞,袷袢衣摆甩起来时,像极了斗牛士的披风,刚劲又性感。” 这段舞蹈的诞生,藏着舞蹈编导欧阳丹的无数次推倒重来。
“陈导说,要尊重原生态,还要有现代视角的‘好看’。” 欧阳丹最初照搬刀郎舞动作,却总被否。直到她想起在麦盖提县看刀郎舞时的冲动 ——“那种生命力,必须让观众坐不住”。她试着将西班牙斗牛舞的披风动作融入,让男演员挥摆袷袢衣摆,配合利落的交叉步,“刚劲感、线条感、整齐感一下子就出来了”。这种融合不是对传统的冒犯,而是让刀郎人的勇猛有了更具象的表达。
这种 “好看” 也体现在细节里。吕薇与男演员的托举动作,排练到演出前一天还在调整;万桐书与妻子连晓梅的对手戏,王少辉与贾倩倩反复打磨语气,只为 “像真实夫妻那样自然”。“舞台剧的魅力,就在于永远能更好。” 吕薇说,正是这些微小的调整,让每一场演出都有新的生命力。
回音:从舞台到大地的传承
演出结束后,有观众带着孩子来后台:“孩子问,万爷爷是谁?我想带他去看看木卡姆怎么唱的。” 这正是编创团队最想听到的回音。这部剧不只是对万桐书的纪念,更是对木卡姆艺术的 “当代唤醒”。
10 月,《木卡姆恋歌 —— 万桐书》将开启全疆巡演,之后还要冲刺 2026 年中国歌剧节。王少辉说:“万桐书当年把木卡姆从民间请到舞台,我们现在要把它从舞台送回更多人心里。”
恋歌自何起?起于万桐书对木卡姆的执念,起于编创团队对传承的敬畏。此处有回音?回音在剧场的掌声里,在孩子好奇的眼神里,在木卡姆旋律越传越远的路上。当刀郎舞的鼓点再次响起,那不仅是舞台上的节奏,更是一个民族的艺术血脉,在新时代的土地上,继续跳动。

联系人:卧虎

TG:xylmwohu

QQ:52438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