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新城娱乐资讯

音乐赚钱了,行业格局会变吗?

发布日期:2025/8/23 20:17:43 访问次数:24

音乐赚钱了,行业格局会变吗?

当腾讯音乐 2025 年二季度在线音乐收入同比增长 26.4%、网易云音乐上半年在线音乐收入增长 15.9%,当两家平台股价较年初分别暴涨 127.78%、154.99%,“音乐终于赚钱了” 成为行业共识。但盈利的背后,行业格局的根基正悄然松动 —— 曾经靠版权壁垒筑起的 “双巨头护城河”,正遭遇字节系 “汽水音乐 + 番茄畅听” 的侧翼冲击;用户需求从 “完整听歌” 转向 “碎片化种草”,商业模式从 “版权订阅” 延伸至 “音频生态”。音乐行业的盈利,不是格局稳定的终点,而是新竞争的起点。
一、先看现状:双巨头格局的 “盈利基础”
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盈利,本质是 “版权大战后行业出清” 与 “用户付费习惯养成” 的共同结果,这也是双巨头格局的核心支撑。
1. 版权:从 “厮杀” 到 “互授”,筑起护城河
2015 年版权正版化后,腾讯音乐靠天价买断环球、华纳等头部曲库(如 3.5 亿美元 + 1 亿美元股权拿下环球三年独家),合并酷狗、酷我,一度掌控 80% 以上独家版权;网易云音乐则因版权弱势,被迫转向原创音乐人扶持与小众曲库。2018 年国家版权局推动 “99% 版权互授”,虽保留 1% 头部内容(如周杰伦),但彻底终结了无序的版权内卷,让双巨头得以从 “烧钱买版权” 转向 “靠版权变现”。
2. 付费:分级订阅 + 用户分层,撑起盈利核心
两家平台都走出了 “三级火箭” 变现路径:
免费用户:靠广告变现(如看广告解锁听歌);
普通会员:付费解锁基础曲库;
超级会员(SVIP):额外享有独家歌曲、无损音质(腾讯音乐 SVIP 用户已破 1500 万);
顶级用户:购买单曲、数字专辑等增值服务。
2025 年二季度,腾讯音乐在线音乐订阅收入 43.8 亿元(同比 + 17.1%),付费率约 22%;网易云音乐会员收入 24.7 亿元(同比 + 15.2%),付费用户持续增长。这种 “版权圈用户、分层提收入” 的模式,让音乐从 “烧钱生意” 变成 “印钞机”,也巩固了双巨头的市场地位。
二、变局已至:盈利背后的 “三大裂痕”
双巨头的盈利看似稳固,但行业已出现三个关键变化,正在瓦解原有格局的根基:
1. 版权壁垒松动:“神曲” 绕开独家,算法比版权更吸客
曾经,“周杰伦、五月天” 等头部版权是双巨头的 “护城河”,但短视频时代,用户需求从 “听完整歌曲” 转向 “碎片化种草”——15 秒的 “神曲”(如抖音热门配乐)比整首歌更易传播,而这类内容无需依赖传统唱片公司版权。
字节系的汽水音乐正是抓住这一漏洞:依托抖音的 “神曲孵化能力”,将热门短视频音频快速同步至平台,再用算法精准推荐,绕开了双巨头的版权高墙。数据显示,汽水音乐 2025 年初月活已接近 1 亿,番茄畅听音乐版 6 月月活同比增长 49.52%,两者均以 “低价会员”(如 9.9 元 / 月,低于腾讯音乐 18 元 / 月)抢占下沉市场,直接分流双巨头的免费与低付费用户。
对用户而言,“能听到抖音神曲” 比 “拥有周杰伦版权” 更刚需 —— 版权不再是唯一护城河,“内容触达效率” 与 “算法匹配度” 成为新竞争点。
2. 用户流失预警:双巨头月活下滑,字节系趁虚而入
盈利数据亮眼的同时,双巨头的用户基础正在萎缩:腾讯音乐 2025 年二季度月活 5.53 亿,环比流失 200 万,已连续 15 个季度下滑;网易云音乐虽未披露最新月活,但上半年营收微降 6%,侧面反映用户增长乏力。
用户流失的核心原因,是 “场景被替代”:年轻人习惯在抖音刷视频时 “顺带听歌”,再被导流至汽水音乐;下沉市场用户则被番茄畅听的 “免费 + 低价” 吸引。海豚智库数据显示,汽水音乐在 App Store 免费榜一度排名第三,其 “算法推荐 + 抖音生态联动” 的模式,比双巨头 “靠版权强留用户” 更符合当下的使用习惯。
3. 生态战升级:从 “单一音乐” 到 “全音频生态”,腾讯补短板,字节筑闭环
盈利后,双巨头与新玩家的竞争,已从 “音乐订阅” 升级为 “全音频生态”:
腾讯音乐:收购补长板,打造 “音频帝国”
为应对字节冲击,腾讯音乐 2025 年 6 月以 12.6 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,补上 “长音频(播客、有声书)” 短板;加上此前收购的懒人听书,腾讯系音频业务月活达 6.5 亿,占据移动端 60% 以上收听时长,试图用 “短音频(音乐)+ 长音频(播客)” 的全品类覆盖留住用户。
字节:抖音 + 汽水 + 番茄,构建 “流量闭环”
字节的优势不是单一产品,而是 “抖音种草 - 汽水沉淀 - 番茄留存” 的生态:用户在抖音刷到神曲,直接跳转汽水音乐收听完整版,再用番茄畅听的免费模式吸引下沉用户。这种 “短视频 + 音频” 的闭环,比腾讯音乐 “靠收购拼凑生态” 更高效 —— 抖音的流量池不会对腾讯开放,相当于直接切断了双巨头的 “新用户来源”。
三、未来格局:双巨头会变 “三国鼎立” 吗?
音乐行业的盈利,本质是 “行业成熟的信号”,但成熟不代表稳定。未来格局的演变,取决于三个关键博弈点:
1. 版权的 “性价比”:双巨头是否会放弃 “独家”?
当前腾讯音乐仍握有周杰伦等 1% 头部独家版权,但维持独家需要高昂成本(如环球音乐版税连年上涨)。随着汽水音乐用 “神曲” 绕开独家,双巨头可能会逐渐降低 “独家版权投入”,转而聚焦 “算法推荐” 与 “内容运营”—— 若版权壁垒进一步松动,双巨头的核心优势将被削弱,为新玩家腾出空间。
2. 字节的 “进攻节奏”:能否突破 “小众曲库” 瓶颈?
汽水音乐目前靠 “神曲” 和低价吸引用户,但缺乏头部版权仍是短板(如周杰伦、Taylor Swift 等)。若字节未来选择 “高价买头部版权”,或加大原创音乐人扶持,可能彻底打破双巨头格局;若仅依赖抖音生态,可能局限于 “下沉市场 + 年轻用户”,成为 “第三极” 而非 “颠覆者”。
3. 网易云的 “生存策略”:小众能否对抗巨头?
网易云音乐的优势是 “社群文化”(如乐评、歌单)与 “原创音乐人”,但盈利规模仅为腾讯音乐的 1/3,且缺乏生态支撑。面对字节冲击,网易云可能选择 “差异化生存”:聚焦 Z 世代用户,深化 “播客 + 独立音乐”,甚至与 B 站等平台合作形成 “小众生态”;若无法找到新增长曲线,可能从 “双巨头” 沦为 “边缘玩家”。
四、结论:盈利不是终点,而是 “新双巨头” 或 “三国鼎立” 的起点
音乐行业的盈利,标志着 “版权驱动的旧时代” 结束,“生态与算法驱动的新时代” 开始。曾经的 “腾讯音乐 VS 网易云” 双巨头格局,大概率会演变为两种可能:
新双巨头:腾讯系(音乐 + 喜马拉雅)VS 字节系(汽水 + 番茄)
腾讯靠全音频生态留住中高端用户,字节靠抖音流量与低价吸引大众用户,网易云则退守小众市场,成为 “niche player”;
三国鼎立:腾讯、字节、网易云各占一角
网易云若能强化 “社群 + 原创” 优势,在 Z 世代与文艺用户中站稳脚跟,可能形成 “腾讯(全品类)、字节(大众市场)、网易云(小众社群)” 的三足鼎立。
无论哪种结果,“音乐赚钱了” 都不是格局稳定的信号,而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开始。对用户而言,竞争意味着更多选择(低价会员、更好的算法);对平台而言,盈利只是 “入场券”,真正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
联系人:卧虎

TG:xylmwohu

QQ:5243865